大理白族扎染:“青出于藍”的層層布藝
日期:2016-09-25 / 人氣: / 來源:未知
9月24日,迎來了第四屆中國非遺博覽會的第四天,前來參觀的市民絡繹不絕,無論是湖南館鬅毛針法展示的湘繡,還是與劍川石鐘山石窟號稱滇中雙絕的大理劍川木雕,或是“青出于藍”的大理白族扎染,都深深地吸引著參觀的市民,令人嘖嘖稱奇。
白族扎染,原料藥一般是棉白布或棉麻混紡白布,染料為植物藍靛溶液
在云南大理,白族扎染技藝久負盛名,歷史悠久。扎染取材廣泛,常以大理的山川風物作為創作素材,其圖案或蒼山彩云、或洱海浪花、或塔蔭蝶影、或神話傳說、或民族風情、或花鳥魚蟲,妙趣天成,千姿百態。
據介紹,扎染原料為純白布或棉麻混紡白布,染料為蒼山上生長的廖藍、板藍根、艾蒿等天然植物的藍靛溶液。工藝過程分設計、上稿、扎縫、浸染、拆線、漂洗、整檢等工序。制作時,根據人們喜歡的花樣紋式,用線將白布縛著,做成一定襞折的小紋,再浸入染缸里浸染。
通過反復的浸染,每浸一次顏色就深一層,也就是所謂的青出于藍。浸染到一定程度后,取出晾干,拆去纈結,就有了藍底白花的圖案花紋了。制作好的扎染布藝圖案多以圓點,不規則圖形以及其他簡單的幾何圖形組成,頗具藝術效果,還可以根據各種圖案的扎染布制作衣裙、圍腰、床單、窗簾、桌椅罩等生活用品。2006年白族扎染技藝被文化部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
新疆館里的演奏樂器,大家能叫出幾個名字?雖然小編一件也叫不上來,但大叔們的演奏真是精彩~
湘妹子在用湘繡特有的鬅毛針法展示湘繡。這會已經來到湖南館啦,沒聞到辣味兒,倒是被湘妹子的
巧手吸引到了。
最后再來欣賞來自北京琺瑯廠的幾件精品
作者:admin
推薦內容 Recommended
- “中國夢·非遺行”在歷城區唐官小09-06
- 第四屆中國非遺博覽會會刊10-12
相關內容 Related
- 中國夢-非遺行”走進長清區平安中07-24
- 第五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09-16
- 第五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09-12
- 第五屆中國非遺博覽會主展館內景09-11
- YY直播讓非遺博覽會C位出道09-06
- “中國夢·非遺行”在歷城區唐官小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