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 者 劉一穎 田可新
實習生 張玉婷 報道
本報濟南9月3日訊 今天,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第五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將于9月13日至17日在山東舉行,主題為“活態傳承、活力再現”。本屆博覽會分別設立濟南、濰坊主分會場,并推出非遺進社區、校園、景區等系列活動。
本屆博覽會主會場設在濟南舜耕國際會展中心,包括展覽、展演、比賽、體驗、論壇五大板塊。展覽在布局上打破常規,不再按照省份進行區域性展示,而是按照傳統工藝類別進行分類展示,分為織繡印染、陶冶燒造、編織扎制、制茶釀造、印刷刻繪、家具文房、中藥炮制、雕刻塑造等8個主題。每個主題設置一個專題展區,采用場景式展示模式,各主題共展示精品項目150項、作品1825件。
“濰坊分會場開幕式將于9月14日上午,在濰坊富華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分會場將全面展示傳統工藝振興及國家級濰水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濰坊)保護成果展。”濰坊市文廣新局副局長李義龍介紹,濰水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于2010年11月設立,是全國第九個、山東省唯一的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
除此之外,“非遺社區行”堪稱是本屆博覽會最大的亮點之一,展演內容以傳統曲藝和傳統舞蹈類項目為主,展演隊伍來自全國各地,將在300多個社區進行演出。其中,來自外省(區、市)展演隊伍近百支,演員約400人,演出內容涵蓋安徽黃梅戲、蘇州評彈、福建南音、重慶川江號子、西藏熱巴舞、貴州侗族大歌、湖南花鼓戲、青海的花兒等。
“非遺校園行”將在濟南市幼兒園、中小學普及非遺知識和技能,選取50所學校,給予傳承人教學啟動資金補貼,保證每個學校至少有一項非遺項目的教學活動;并選擇25所學校,集中對傳統美術、傳統戲劇、曲藝等進行展示和評比。
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