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濟南,中國非遺博覽會,去淘寶吧!
日期:2018-09-06 / 人氣: / 來源:大眾日報

非遺博覽會倒計時9天
9月3日,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了解到,第五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將于9月13日至17日在山東舉行,主題為“活態(tài)傳承、活力再現”。本屆博覽會堅持“見人見物見生活”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理念,積極創(chuàng)新“一館多點”的展會模式,分別設立濟南、濰坊主分會場,并推出非遺進社區(qū)、校園、景區(qū)等系列活動,努力將博覽會辦成人民滿意、傳承人受益的盛會。
展出非遺作品1825件
省文化廳副廳長李國琳介紹,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是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西部一節(jié)(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jié))、東部一會”兩大全國性節(jié)會之一,每兩年舉辦一屆,自2010年以來,已經成功舉辦四屆,并從第四屆起,永久落戶濟南。
本屆博覽會主會場設在濟南舜耕國際會展中心,包括展覽、展演、比賽、體驗、論壇五大版塊。主展館展陳面積1.4萬平方米,通過展板和視頻等形式,展示傳統(tǒng)工藝類非遺項目的精湛技藝,展現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中國傳統(tǒng)工藝振興計劃、非遺扶貧脫貧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展覽在布局上打破常規(guī),不再按照省份進行區(qū)域性展示,而是按照傳統(tǒng)工藝類別進行分類展示,分為織繡印染、陶冶燒造、編織扎制、制茶釀造、印刷刻繪、家具文房、中藥炮制、雕刻塑造等8個主題。每個主題設置一個專題展區(qū),采用場景式展示模式,各主題共展示精品項目150項、作品1825件。
展演版塊是,在濟南舜耕國際會展中心前廣場,以及部分廣場、公園,舉辦傳統(tǒng)表演藝術類非遺項目展演活動。比賽版塊為傳統(tǒng)工藝比賽,設置了草柳藤編織、剪紙、泥面塑、陶瓷成型、金屬鍛制(銀器、銅器)、刺繡等傳統(tǒng)工藝類項目,來自全國各地的233名傳統(tǒng)工藝傳承人和從業(yè)者將進行創(chuàng)作展示。體驗版塊是,在非遺傳承人展示技藝現場,參觀者可以動手體驗非遺的魅力,并在傳承人指導下,創(chuàng)作一件獨一無二的作品,創(chuàng)造“可帶走”的非遺記憶。“振興傳統(tǒng)工藝與精準扶貧”和“傳統(tǒng)表演藝術傳承發(fā)展”兩大論壇將在活動期間舉行,與會代表將共同交流經驗、分享優(yōu)秀案例、研討相關領域中遇到的難點、熱點問題。?
此外,經批準,本屆博覽會將在濰坊市設置分會場,在濟南市各縣區(qū)設置百花洲、濟南1953茶文化創(chuàng)意園、東方方特、英雄山文化市場、商河縣全民健身中心、商河縣文化館、九頂塔、九如山8個分會場。
|
![]() |
“濰坊分會場開幕式將于9月14日上午,在濰坊富華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分會場將全面展示傳統(tǒng)工藝振興及國家級濰水文化生態(tài)保護實驗區(qū)(濰坊)保護成果展,并邀請全國各地10多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30多位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60多位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參與分會場交流、展示展演活動。”濰坊市文廣新局副局長李義龍介紹,濰水文化生態(tài)保護實驗區(qū)于2010年11月設立,是全國第九個、山東省唯一的國家級文化生態(tài)保護區(qū)。本次成果展前期曾在北京恭王府舉辦,并在業(yè)界引起轟動。展覽此次回歸濰坊,設置仁者樂山、智者濰水、巧者百工、忠者永垂四個版塊,將充分展現濰水文化生態(tài)保護實驗區(qū)的建設成就和非遺項目存續(xù)狀況。
此外,濰坊分會場全國特色非遺項目精品聯展展區(qū)將以濰坊獨具特色的風箏、核雕、髹漆、年畫四個主要傳統(tǒng)工藝和傳統(tǒng)美術項目為依托,邀請北京風箏、南通風箏、陽江風箏、天津風箏等4家風箏,蘇州核雕、上海核雕、廣州欖雕等3家核雕,揚州漆器髹飾、福州脫胎漆器髹飾、徽州漆器髹飾、北京金漆鑲嵌髹飾等4家髹漆,天津楊柳青、開封朱仙鎮(zhèn)、蘇州桃花塢、四川綿竹、河北武強、陜西鳳翔、福建漳州等16家年畫,組成風箏、核雕、髹漆、年畫的全國工藝精品聯展。屆時,這四個項目的國家級、省級傳承人將齊聚濰坊,展示中華工匠精神,推進傳統(tǒng)工藝的交流與互鑒。
為更好地傳承傳統(tǒng)工藝、檢驗工藝振興成果,濰坊分會場將邀請山西忻州(靜樂)傳統(tǒng)工藝工作站、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及北京當代振興傳統(tǒng)手工藝研究與保護中心、廣州美術學院、云南藝術學院、鄭州工程技術學院等相關工作站及研培院校參展。展覽將以裝飾美化人民生活為主線,展出各個工作站及研培計劃的優(yōu)秀成果,全面展示傳統(tǒng)工藝傾向生活化的轉化,更加突出體現非遺正邁步走向當下新生活的特征。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民生活的華彩樂章,是人們世代傳承并與時俱進的文化精華,只有在與大眾的交流和分享中才會獲得生機。“為提高非遺的可見度,讓更多的百姓夠得著看得到,我們在本屆博覽會創(chuàng)新活動形式,將深入城市社區(qū)、鄉(xiāng)村、學校、公共文化場所、景區(qū)、商場等開展非遺系列活動。”濟南市文廣新局局長李守海說。
“非遺社區(qū)行”堪稱是本屆博覽會最大的亮點之一,展演內容以傳統(tǒng)曲藝和傳統(tǒng)舞蹈類項目為主,展演隊伍來自全國各地,將在300多個社區(qū)進行演出。其中,來自外省(區(qū)、市)展演隊伍近百支,演員約400人,演出內容涵蓋安徽黃梅戲、蘇州評彈、福建南音、重慶川江號子、西藏熱巴舞、貴州侗族大歌、湖南花鼓戲、青海的花兒等。來自山東各地參演隊伍20支,演員110余人,展演非遺項目17個、節(jié)目20余個;來自濟南各縣區(qū)的展演隊伍230余支,演員1400余人,展演非遺項目70余個、節(jié)目280余個。
“非遺校園行”將在濟南市幼兒園、中小學普及非遺知識和技能,選取50所學校,給予傳承人教學啟動資金補貼,保證每個學校至少有一項非遺項目的教學活動;并選擇25所學校,集中對傳統(tǒng)美術、傳統(tǒng)戲劇、曲藝等進行展示和評比。“舌尖上的非遺”將在濟南高新區(qū)萬達廣場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200多家中華傳統(tǒng)老字號飲食企業(yè),將為廣大市民獻上一場美食盛宴。“非遺的世界”非遺影像展將以濟南市圖書館、文化館為主,同時在濟南部分縣區(qū)圖書館進行展映,全面展示全國非遺搶救性保護記錄成果,傳播鮮活的非遺故事。
作者:admin
推薦內容 Recommended
- “中國夢·非遺行”在歷城區(qū)唐官小09-06
- 第四屆中國非遺博覽會會刊10-12
相關內容 Related
- 中國夢-非遺行”走進長清區(qū)平安中07-24
- 第五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09-16
- 第五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09-12
- 第五屆中國非遺博覽會主展館內景09-11
- YY直播讓非遺博覽會C位出道09-06
- “中國夢·非遺行”在歷城區(qū)唐官小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