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河老粗布制作技藝
日期:2017-12-14 / 人氣: / 來源:未知
商河老粗布傳統紡織技藝歷史悠久,1000多年前就在商河大地產生,明清民國時期制度達到了繁榮,在商河民間形成了女子14歲紡線,16歲織布的傳統習俗。每人每年能支500尺,據老人講在商河縣每家每戶姑娘出嫁,家里都帶上多者40余床,少則20余床的粗布,擺在姑娘的新房里。引來眾多人的觀看,這種習俗一直保留下來。
商河老粗布制作工藝有傳統特色,木制紡車,木制布機,每家每戶都有一套,工藝雖原始簡陋,卻步驟嚴格,其工藝有:選棉花、軋棉花、挫布績、紡線、染線、絡線、牽機、織布等14道工序。粗布的花樣繁多,大都有10余種設計花樣,具有鮮明特色,主要有:翻花、雪花、雛雞花、野雞鈴等10幾種花樣,根據設計要求可織出所需要的花樣,老粗布質地柔軟,舒適感強,古樸典雅,備受青睞。商河粗布曾遠銷周邊縣市區深受歡迎,在近期一個農民帶著一床老粗布床單外出打工,被外地老板看中,花高價買下。以次為商機,商河粗布逐步打入了北京、新疆等外地市場,目前商河老粗布這一傳統民間工藝正以嶄新面貌進入人們的消費領域。
作者:管理員
推薦內容 Recommended
- “中國夢·非遺行”在歷城區唐官小09-06
- 第四屆中國非遺博覽會會刊10-12
相關內容 Related
- 中國夢-非遺行”走進長清區平安中07-24
- 第五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09-16
- 第五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09-12
- 第五屆中國非遺博覽會主展館內景09-11
- YY直播讓非遺博覽會C位出道09-06
- “中國夢·非遺行”在歷城區唐官小09-06